第957章 可以正视问题,但不能否定整体(2 / 2)

那一刻,他疲惫的身影在群众眼中,是最坚实的依靠。

事例二:

新密市城关镇安全应急管理办公室科员王先生。

在镇党委、政府决定将近千名受灾群众安置到他所在煤矿时,他拖着患病多年的身体,主动请缨参与救援转运和安置。

经过两天的努力,共转移安置区中400多人,他强忍病痛全程参与,在洪灾的第三天,他突发心梗,经医院竭力抢救无效去世……

事例三:

新密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养护科副科长白女士,在暴雨来临时,她不顾自己刚做完手术,需要在家养病休息的身体,拖着未恢复的病体加入防汛救灾队伍。

她不间断地在路上排查险情,第一时间安排人员做好警示标志,上报险情并组织指导抢修。

也是暴雨的第三天中午,她在防汛一线实地查看郑登快速路通道路受灾途中突遇大雨,躲避不及被洪水冲走。

当日被找到时,人已昏迷,晚上七点半在医院抢救无效,因公殉职。

事例四:

新密市城关镇派出所副所长杨所长,在防汛抗洪一线先后接处警16起,救助群众51人。

有一天下午,他和一名村干部坐上水陆两栖救援车前往救援,车辆被急流冲入河道,两人瞬间不见踪影。

十余个小时后,杨所长借过硬的自身素质奇迹般实现自救,并成功救出同行的村干部,归来途中,他又救助了六位受困群众……

事例五:

牧野市副市长马市长,多次深入工作压力较大的重点场所路段,慰问一线执勤民警,现场指挥抗洪防汛工作。

他带头跳入深达数十厘米的积水中,与民警一起查看道路受灾情况,指挥车辆有序通行。

事例六:

牧野市气象局局长申局长,在接到前往市防汛办参加会议和新闻发布会的通知后,不顾市气象局门口齐腰深的积水,左手抱着材料、右手拿着雨伞和公文包,蹚水前行。

平时十多分钟的路程,他走了一个多小时,到达后,他顾不上清理身上的淤泥,就立即参加会议和发布会,介绍降雨情况及未来天气趋势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