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6章 启程(2 / 2)

宋婉君为了杜绝意外,这一路上的人所有吃食都是祝家供给,绝不允许私下从外人手中买卖,免得中了旁人的暗手。

她自然更不会允许货郎船靠近船队。

祝新柔沮丧地点头。

祝启昭就没这么好哄了,他被货郎船勾起了心思,现在眼珠子一转,就在想着是哭还是撒泼打滚呢?

祝新柔悄悄凑到二哥耳边,“哥哥,娘给我们带了教书先生。”

祝启昭瞬间清醒,不想闹了,还想立刻离娘亲远些,求求娘忘记还有一个他吧!

这当然是不可能忘记的。

第二日清晨。

船行了一天,宋婉君瞧着孩子们都没有晕船,欣慰地定下了读书一事。

常逸阳和能旭临时担任孩子们的启蒙老师。

这应当是一个极轻松的活计。

两个三岁的孩子现在需要学的就是三字经、百家姓、千字文等等,再就是描红,学着笔法。

他们每日考校孩子们背诵情况再指点握笔姿势就行。

“你只学了《百家姓》?”

常逸阳二十出头,家中子嗣正巧是启蒙的年纪,他深知这个进度不能说是慢,简直就是零。

他心中纳罕。

祝家是正经的读书人家,眼前这人是宋夫人爱子,又不是庶出,为什么只有这点进度?

莫非是宋夫人舍不得子嗣走科举这条路,想着让他通过恩荫入仕?

宋婉君当然没有这个想法!

时下恩荫入仕顶了天不过就是四五品官,而且会被朝中同僚鄙视,唯有科举才是读书人唯一正经的入仕法子。

坐在下首的常逸阳疑惑更浓,一旁陪坐的祝家人已经是感到不安了。

不用想,这又是祝鑫的事。

祝相去世时,祝启昭还不到两岁。

之后一年祝鑫守孝,祝启昭的启蒙一事自然就是交给了他。

二十岁的进士,宋婉君是极相信这位夫婿在科举上面的意见,直到几个月前,宋婉君才觉得祝启昭读书进度太慢了。

却又让祝启昭在霞光山上赖了一段日子,如此现在才正式接手。

“三岁孩子现在就要读这些,是不是太快了?”

常逸阳极不赞同,话语中甚至有隐隐指责宋婉君慈母之心太过,有误了孩子一生的意思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